嬰兒異位性皮膚炎又稱嬰兒濕疹、奶癬,是一種常見由內外過敏體質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,並且常伴隨有過敏性鼻炎、氣喘。大多數寶寶2-6個月時會開始出現,尤其在喝配方奶的寶寶更常見,一旦發病就會變成一種慢性、反覆發作的皮膚炎症。

 

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為異位性皮膚炎,可檢視是否有以下發病症狀:

 

發紅疹在臉部及四肢,並且會搔癢

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大多會在臉部及四肢外側(手肘窩、膝窩、頸部、手足關節)長紅色癢癢的疹子,寶寶癢的時候搔抓患部,造成患部更加惡化,往往成為一個惡性循環:越癢越抓、越抓越癢!

皮膚乾燥脫屑

皮膚變得乾燥、發紅、發炎處連成一大片、並且會乾燥到脫屑

 

慢性持續性或反覆發作性皮膚炎

超過6個月以上的反覆發作紅疹

 

皮膚出現皺紋

通常過敏體質寶寶的皮膚特別乾,小腿容易出現皺紋,這是典型的異位性皮膚炎徵兆。

 

勇敢面對異位性皮膚炎,降低發病率!

家有異位性皮膚炎寶寶,家長一定要有正確的照護及治療觀念,不要害怕面對。若孩子大一點,也可以一起教育孩子面對病症發作應如何處理,一起作戰。基本上,透過正確的日常照護與治療,八成以上的異位性皮膚炎寶寶在進入青春期後會自癒。

 

降低過敏原

治療異位性皮膚炎,首要是降低過敏原!飲食是最容易引起皮膚發炎的過敏因子,寶寶要避免食用容易誘發過敏反應的食物,像是含有蛋、豆、花生、牛奶、麥等食物。添加副食品時也要少量單項的增加,測試腸胃對食物的耐受度,建立腸胃的適應力。環境中也要減少過敏刺激因子,降低室內塵蹣、毛屑、保持空氣清淨。還有汗水!汗水是異位性皮膚炎的天敵,建議給寶寶穿棉質、透氣的衣服,以減少被刺激的機會。

尋求醫師協助使用類固醇

異位性皮膚炎發作的皮膚乾燥搔癢病症,若持續無法減緩的情況下,建議立即尋求醫師協助。醫師會視病情給予擦外用類固醇藥膏,可迅速改善患部的紅腫癢感,減少寶寶因為搔癢感到不適而拼命去抓,愈抓愈癢,加重病情。

 

日常照護勤保濕

最重要的照護,就是要勤擦保濕用品。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皮膚角質蛋白結構異常,進而造成皮膚角質無法自我建立堅固的皮脂屏障,才會這麼容易受外界刺激引起發炎。建議一天至少要擦三次,洗澡後全身要擦、睡覺前、出門前,容易發作的部位,可以再多加強補充。透過大面積、均勻且足量的滋養,才能有效減少皮膚水分流失,在皮膚上提供一層屏障,抵禦外來刺激物質,達到減少病症的作用。

 

■保濕小幫手:保濕舒膚乳霜

 

了解更多>> https://bit.ly/2HUTft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