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蛇年行大運 消費滿988元免運費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每天都有做防曬,怎麼皮膚還是變黑、變老!?你的防曬真的做對、做夠了嗎?
紫外線不分四季,無所不在地存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,因此並不是夏天才要防曬,而是一年四季都需要。若忽略防曬或選錯防曬品、用錯方法,可是會加速各種皮膚問題產生,使皮膚老化,產生皺紋、黑斑等等喔!
認識紫外線UV
空氣中的紫外線(Ultraviolet簡稱UV)是源自於太陽放射的一種輻射能量,人類肉眼看不見,但卻能穿越大氣層到達地球。紫外線依照波長短到長,可分為UVC、UVB、UVA。
UVC
波長100~280nm,能量最強,但大部分被臭氧層吸收,幾乎無法到達地表,對人體幾乎無影響。
UVB
波長280~315nm,能量中等,大約95%被臭氧層吸收,5%穿透臭氧層到達地表,可以直達皮膚表皮層。UVB是皮膚曬太陽後會曬紅、曬傷的原因,長期曝曬可能導致皮膚癌、甚至眼部疾病。
UVA
波長315~400nm,能量最低,穿透力最高,大約95%可到達地表。UVA可再細分為短波UVA及長波UVA。短波UVA波長315~340nm可直達皮膚表皮層深處,使皮膚有曬紅、曬傷、日光性角化(老人斑)、暗沉等狀況。長波UVA波長340~400nm可穿透窗戶玻璃,直達皮膚真皮層,雖然皮膚不會立即不適,但長時間累積傷害更深,會造成皮膚曬黑、曬老、黑斑、失去彈性。
有效防曬,看懂防曬產品的防曬標示!
做好防曬,使用防曬產品很重要,可以避免皮膚曬紅、曬傷、曬黑、曬老等皮膚問題。看懂防曬產品上的防曬標示,買對產品,用對方法,防曬才有效!以下就台灣市面上常見的防曬標示來說明。
《UVB防護》
SPF(Sun Protection Factor)防曬係數
SPF代表延後皮膚照射紫外線(UVB)後立即性曬紅、曬傷的時間倍數,最高以50+標示。
《UVA防護》
PA(Protection Grade of UVA)UVA防護等級
PA是採用日本標準下的標示,代表延後皮膚照射紫外線(UVA)後曬黑、曬老的時間倍數,以「+」表示,最高以++++標示。
PPD(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) 持續曬黑係數
PPD是歐盟標準下的標示,代表皮膚紫外線(UVA)24小時後,與不擦防曬劑相比,被曬黑的時間倍數。
★星號標示
★是採用美國FDA頒布的UVA防護標示,★愈多防護愈高,最高以★★★★★標示。
防曬重點
完整的防曬,簡單來說就是要「降低皮膚曝曬於紫外線下的機率」,防曬的重點歸納為以下ABC口訣提供給大家參考:
A(AVOID)避開紫外線最強的時段出門
避免上午10點到下午3點外出,這段時間的紫外線輻射對皮膚傷害極大,盡量待在室內。
B(BLOCK)塗抹適合且足量的防曬產品
SPF防曬係數並非愈高愈好,塗抹足夠的量及補擦,才是重點。建議日曬前15~30分鐘塗抹,塗抹標準量為每平方公分2毫克,防曬產品只要因流汗或摩擦而流失時就需要再補擦。一般建議每2~3小時補擦一次,若一整天待在冷氣房內較少外出,補擦頻率可視情況減少;若有流汗或作水上活動時,建議隨時補擦。
C(COVER)為皮膚提供遮蔽物
出門時,穿著長袖衣物、適時撐傘、戴寬邊帽、太陽眼鏡,行進時盡量找遮蔽物,避免陽光直曬皮膚。
■日常防曬小幫手:保濕物理防曬乳霜
含20%費拉蘆薈精萃,防曬同時滋養、修護肌膚,純物理防曬成份以二氧化鈦為主,以及夏威夷堅果油,天然防曬阻隔紫外線。成份安全,給敏感性肌膚、孕婦、嬰幼兒及醫美術後肌膚最安心的防曬保護。